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怎么回事

150次浏览・3周前
问题详情: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

胡钢英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肾损害主要是由于心脏瓣膜感染引发的并发症。这种病症会导致心脏瓣膜发炎、破损,影响心脏功能,进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肾脏是身体内的重要血液过滤器官,当含有细菌、炎症因子的血液流经肾脏时,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肾损害。此外,长时间未得到妥善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具体来说,感染性心内膜炎引发的肾损害可能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下降等。对于这种情况,首要任务是治疗和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来说,经过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如修复或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或避免进一步的肾损害。如患者已出现肾功能受损的症状,则需要配合相应的肾脏保护治疗,例如控制血压、调节饮食等。

总的来说,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发的肾损害,应尽早发现、积极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