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314次浏览・3月前
问题详情: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

李海明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

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或者受到物理辐射、化学药物等影响,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限,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服用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机体产生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调理。如果骨髓检查结果出现造血功能衰弱时,可以选择骨髓移植等手术治疗。建议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以清淡饮食调理。

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等疾病导致脾肿大时,血小板可能会滞留在脾脏内而无法循环至全身血液,从而导致血小板过低的现象。对此需要根据肝硬化的原发病来给予抗病毒或者脾切除治疗来改善血小板低下的症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营养、少食多餐且食物易于消化吸收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急性白血病、风湿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具体原因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药物使用。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能需要紧急输血或手术进行治疗,所以出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请注意,上述建议不能作为医学诊断的依据,具体情况还需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