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区别

385次浏览・4月前
问题详情: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区别?

精选回答

施秀阳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三甲

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病机制、常见疾病和临床表现等方面。

1、发病机制:中枢性瘫痪主要发生在大脑的支配区域,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性瘫痪则主要发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如脊髓、神经根等,通常由神经受到压迫或炎症等刺激引发。

2、常见疾病:中枢性瘫痪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急性脊髓炎等脑部病变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性疾病。周围性瘫痪则主要是由颈椎病变或腰椎病变引发的神经功能异常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3、临床表现:中枢性瘫痪通常表现为肢体活动迟缓、僵硬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半身不遂的情况。周围性瘫痪则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感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此外,周围性瘫痪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下降的情况,而中枢性瘫痪患者则可能出现肌张力升高的现象。

总的来说,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都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具体的区分有助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在有疑似症状时进行神经学检查和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另外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两种疾病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详细的解答。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