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什么

443次浏览・6月前
问题详情: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什么?

精选回答

芮云峰 主任医师 骨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三甲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逐渐恶化,以及骨的脆性逐渐增加。这种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虽然从表面上看骨质疏松的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骨质的流失往往在进行性的缓慢发展,并且在发生骨折前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其主要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骨量低下:意味着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降低,尤其是钙的流失。这是骨质疏松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2、骨微结构损坏:指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如骨小梁稀疏、断裂等,导致骨骼的支撑作用减弱。

3、骨的脆性增加:意味着骨骼变得更为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即使是轻微的外力,如摔倒、咳嗽等,也可能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诊断,如DXA骨密度检测等。在治疗上,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预防骨质疏松同样重要,适当的锻炼、均衡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出现任何与骨骼相关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检查。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其进程并降低骨折的风险。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