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什么

127次浏览・1月前
问题详情:母乳性黄疸是什么?

精选回答

鲍燕 副主任医师 产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甲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病症,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身上。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导致胆红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引发黄疸症状。

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达到数月之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但一般不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饮食状况。在暂停母乳喂养后,大部分新生儿的黄疸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退。当再次进行母乳喂养时,可能会出现再次发黄的情况。随着母乳喂养的持续,这种现象可能会逐渐消失。但是也有少部分孩子会持续存在黄疸症状,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措施。

母乳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黄疸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几天,观察黄疸是否有所减轻。同时,母亲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摄入过多的黄色食物和药物,以减少母乳中的胆红素含量。

总之,母乳性黄疸是一种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病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大多数情况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并在必要时就医检查。同时,母亲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