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是什么

543次浏览・8月前
问题详情: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是什么?

精选回答

顾斌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铁的吸收不足、摄入减少、丢失过多等方面。具体来说,铁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合成至关重要。当身体中的铁含量无法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求时,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1、铁的吸收不足: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如果肠道对铁的吸收能力有限或受到抑制(如胃酸缺乏、肠道疾病等),可能导致铁的吸收不足。

2、铁的摄入减少:铁的需求量增加(如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等)而饮食中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铁,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如素食者)导致铁的摄入减少,都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3、铁的丢失过多: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感染)等可能导致铁丢失过多,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此外,某些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肿瘤等)也可能导致铁的丢失增多。

总的来说,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体内铁的供需失衡。当身体对铁的需求增加或供应减少时,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引发贫血。了解这些发病机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状况。如有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