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358次浏览・4月前
问题详情: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精选回答

李晓宁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甲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肾前性因素通常是由于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脏灌注压不足,从而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和肾功能受损。这种情况可见于严重腹泻、呕吐和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脱水,以及严重创伤或感染等情况导致的休克状态。另外,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菌素等也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从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肾性因素通常是由于肾实质本身受到损害导致的,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疾病和肾间质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管堵塞或肾间质损伤,从而影响肾功能。此外,急性肾间质炎症也可能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肾后性因素通常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的尿液无法排出,从而使肾盂内压增高并引起肾功能受损。尿路梗阻可能是由于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或肿瘤等情况引起的。长时间的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总的来说,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肾脏灌注不足、肾实质损害和尿路梗阻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策略。

本内容由专业医师审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问题